科学研究

现代财政制度研究|王茹、史鸿泽:人形机器人“回家”:畅想智能消费时代

发布日期:2025-05-07    作者:初审/卫怡洁 复审/王茹 终审/李建军 责编/何雨浓         点击:

王茹:澳门人威尼斯3966讲师

史鸿泽:澳门人威尼斯3966硕士生

在2025年蛇年春晚舞台上,杭州宇树科技的十几台机器人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表演。它们身着东北大花袄,手持红手绢,与传统秧歌演员共同演绎了一场“赛博版秧歌”。表演中,机器人精准完成转手绢、队形变换等动作,刚硬的机械骨骼造型与优美的秧歌姿态形成强烈反差,节奏欢快却不乏未来感,被网友戏称为“科幻版刘老根大舞台”。

“很多家庭都会配备2-3个人形机器人,这样的未来是可预见的”,相关专业人士描绘出这一数字消费新场景。正因如此,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被认为是市场规模“十倍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大风口”,正逐步成为激活实体经济的智能新引擎,为各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

在家庭消费场景中,具身智能机器人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将创造全新的数字消费场景。清晨,机器人管家通过环境传感器感知室内光线与温度,自动拉开窗帘、调节空调,并播放轻柔音乐唤醒主人。在厨房,搭载视觉识别系统的烹饪机器人可识别食材库存,根据健康数据推荐菜谱,精准控制火候完成早餐制作。对于老年群体,护理机器人不仅能定时提醒用药、测量血压,还能通过语音交互缓解孤独感;在深圳某试点社区,优必选推出的“Walker”机器人已能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起身、如厕等日常活动。而在儿童教育场景中,具备情感交互能力的机器人通过AR技术还原恐龙时代或太空探索,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AI家教”机器人甚至能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帮助家长精准掌握孩子成长动态。

这些消费场景对家庭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老龄化与少子化的社会结构性难题。根据国家卫健委《“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且大部分老年人为独立居住,不再是传统的多代同堂的模式,未来家庭照料可能面临困境。在此背景下,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技术(如毫米波雷达监测呼吸、红外摄像头识别跌倒),结合5G远程医疗平台,构建起全天候居家安全防护网。此外,机器人承担的日常家务(如清洁、备餐)将显著缓解双职工家庭压力,育儿与课程辅导等功能将显著降低子女抚育成本,对于促进生育率起到积极作用。

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新的家庭消费场景,正在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自2023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行业本身的独特优势,叠加政府端的持续发力,使得2025年被视为机器人量产元年。根据财新网报道,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投融资交易规模达到44.5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

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量产,让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奇妙场景正逐步照进现实,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驱动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新湘评论》 2025年第9期电子杂志刊登内容。

原文链接:https://www.cnxxpl.com/xxplflash/2025.09/mobile/index.html

友情链接: 西财首页 联系我们 院长书记信箱 诚聘英才 English

版权所有:澳门人威尼斯3966 - 威尼斯welcome登录 西南财经大学 格致楼8楼    邮编:611130     电话:028-87092239 、87092481